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论述、指明发展方向。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到二0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这一重要论述成为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重要内容。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建成教育强国,既是远景目标,也是现实需要,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新目标、新要求、新格局,需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作为国家队大学,我们必须也应当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率先落实和推进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北外办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府,1941年北外自诞生延安之日起,就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无论是“抗日救亡的烽火”时期、“新中国创业的磨砺”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春天”时期,北外始终以服务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战略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亟需的高质量涉外人才,为党和国家的外交外事外宣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校79年来,北外的外语等涉外人才培养始终处于引领地位,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既是北外办学的历史逻辑,也是北外办学的内在逻辑。
推进新时代北外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会再次强调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中国的发展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的教育是塑造人的教育,是有明确价值观指向的教育,具体而言,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要坚持立德树人鲜明导向,牢牢把握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心灵,厚植情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新时代北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落实好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当前,要营造良好氛围开好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为北外未来发展谋篇定向。
推进新时代北外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好学校的“十四五”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向未来,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发展蓝图,系统推进,整体实施。全会通过的远景目标建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精髓,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宣言书、动员令、作战图,是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积极主动对标对表五中全会精神,把北外的发展融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局中来谋划和考虑,科学制定好学校的“十四五”规划,系统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交流、资源保障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时代北外高质量发展需要始终永葆改革创新精神。全会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时,五中全会强调的“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通篇闪耀着改革创新的精神。新时代的北外,无论是从语种建设、学科拓展等内涵发展,还是从办学规模、空间拓展等外延发展,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向新时代,开创北外发展的新格局,推进北外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北外要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摈弃保守僵化思想,抓住机遇,开创新局,才能永葆学校事业的兴盛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