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吹响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将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号角,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制定了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下势,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彰显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以坚强领导引领复兴航程的责任担当,为坚定“四个自信”,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伟大梦想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的辉煌成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不仅帮助中国人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中国制度开放、包容的气质,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取向,视全人类为命运共同体的哲学理念,也将帮助世界走入更美好的明天,构成了中国大国气象。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历史经验。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的国家才能历经无数风雨而始终生机勃发,才能从一穷二白走到世界经济前列,才能让一种新型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中华大地发展完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也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发展宏图,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其中科技实力尤为关键。也为当今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空间和发展未来。如何培养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热爱党的事业,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实干业绩,是教育发展方针战略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作为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我们同样肩负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任。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与后勤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认真梳理各项任务,巩固成果,更好地融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中,强化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引领,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生动活泼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担当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重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要用理论武装后勤队伍,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积极投身北外发展热土、努力拼搏奋斗、展现后勤力量。“十三五”期间,学校各项工作坚持“外、特、精”的办学理念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后勤以“和谐、奉献、服务、发展”为指导思想推动了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改革,建立起较成熟的后勤保障体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后勤经受住了艰难艰巨的考验。“十四五”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快速发展进程,后勤将如何发展?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及北外全球化发展战略,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后勤,这种需求将日趋显现,我们要直视面临的困难,比如说后勤功能定位问题,队伍建设问题,人员老化问题、空间和资源制约的问题,管理体制问题等等,有些问题和困难虽然在短期也不会得到根本解决,但是挑战和机会共存。通过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我深切感受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此,我们要着重提升基层党组织“五力”,即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先锋带动力、群众凝聚力、支撑保障力,共同为提升北外治理水平献计出力。
遵照学校党委部署,后勤党总支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于11月17日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具体要求。后勤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把五中全会精神转化为理论学习的生动教材,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大局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弱项补短板,抓好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工作中强化面向学校发展、面向广大师生需求、面向师生生命健康、面向校园平安,全面塑造后勤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后勤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将党建与一流服务建设相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挖掘、提升现有管理和技术人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及队伍建设,打造智慧、绿色、文化校园,寻找和推进后勤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建设目标的实现路径,强化制度建设的落实监管,建立更加成熟的后勤保障体系,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管理、质量等方面的扎实、长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