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机关党总支胡晓莉:新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2-03 [来源]: [浏览次数]: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全面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对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把握新发展阶段

人的一生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对于我们的党和国家亦是如此。根据时与势的变化,及时对所处发展阶段作出分析判断,确定阶段性的任务,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即将建党100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党中央如何判断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今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作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重要论断。在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是一个孤立的阶段,而是承前启后、守正创新的阶段。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开创性历史成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尤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的实践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

其次我们要正确理解“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形势依然严峻,处于百年大变局叠加全球大疫情,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虽然面临国内外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挑战,但我们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化危为机,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遇期,全面小康胜利在望。新阶段的任务依然艰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已经绘就,最重要的是落实。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了,发展理念、思路、方法也要随之变化。5年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的实践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完全是科学的、正确的。

新发展理念就是发展的指挥棒,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新发展理念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而提出,都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导方针,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关系我国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放眼“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进入新发展阶段,质量问题已成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2019年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51.6%,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在步入普及化阶段后,将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正是我们高校工作者工作中首要深刻把握的原则。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理念也与新发展格局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

从根本上说,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形势,建立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多次遭遇外部风险,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自力更生、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明显。我们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抓好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一定能破解经济面临的困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就是说世界经济的复苏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世界。我们要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创新永远是发展的动力。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个背景,在新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格局要求我们要适时调整我们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高效为国家战略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新征程、新境界。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相信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能够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们就一定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