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财务处沈立军: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2-03 [来源]: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教育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全会总结了教育事业发展新成就。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19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高等教育进入国际通行的普及化阶段,提前完成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成为全球第65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

二、全会规划了教育事业发展新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国首先意味着教育事业自身强,已成为教育思想的创造者、教育人才的输出者、教育制度的供给者、全球教育治理的引领者;其次意味着教育事业引领作用强,能发挥普遍惠民的民生价值、助推转型与升级的经济价值、提升创造力的科技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价值,通过优先实现教育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三、全会提出了教育事业发展新任务。

“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接受高质量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将由“学有所教”的规模增长转向“学有良教”的高质量发展,确保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全会指明了教育事业发展新动力。

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好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战”和“升级战”,探索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激发教育发展内在活力,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各类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我们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十三五”时期的辉煌教育成就令人鼓舞,“十四五”美好教育蓝图令人振奋。我们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