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国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英语学院作为全国最顶尖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设“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过程中应当首当其冲,发挥引领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建设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设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总原则
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建设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始终不忘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养成;三是深化综合改革,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培养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工作中来。
二、建设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坚持教书育人总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实践教书育人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总体构想,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2016版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英语学院结合新时代英语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认真修订完善,形成了2020版本科生培养方案,在进一步强调英语语言技能重要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这必将进一步提升英语和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制订和完善新版培养方案过程中,随之调整了部分课程体系,使之更加切合学院人才培养的实际。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修改《英语学院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奖励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等学科竞赛,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为学生争取更多的交换、交流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三、建设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坚持服务育人总导向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时代的主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如果说管理育人是育人的中枢,教书育人是育人的主线,那么,服务育人便是育人的责任。在高校,除了专业教师队伍以外,我们的教辅管理人员、学生工作辅导员及后勤服务人员等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大影响。建设高质量英语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必须大力提升服务意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因此,每一位教职员工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在平时工作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同时,要及时发现并全力帮助学生克服或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及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成才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学校“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