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欧语学院杨文:构建“三全五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2-09 [来源]: [浏览次数]: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国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了总体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青年人成长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构建“三全五育”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1、坚持党的领导,打造全员育人体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领导高校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定期研究思政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教师成为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四史”等主题教育开展集中理论学习,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推进党、团、班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建设。落实教师主体责任,构建全员育人体系。重视强化班主任制度,发挥专业教师作用。要求新入职年轻教师全员参与学院的行政和学生管理工作。实行“新生导师制”,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立足“多语思政”模式,着力构建全程育人

以“多语思政”育人模式为基点,设立课程思政改革立项。加强“多语种讲中国”课程建设,积极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构建多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立“欧洲非通用语/法学(商务)特色班,“语言+法学”复合专业;建立“欧洲非通用语师资储备班”;开设第三外语选修课。改进专业课程,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政热点等内容融入外语教学,提升用对象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策划《多语种讲中国》系列教材。

3、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以疫情防控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深入学习四史,厚植爱国情怀。围绕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立足学院多语特色,聘任知名大使校友为客座教授,举办“大使论坛”、欧洲下午茶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构建“五育并举”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委员对特殊群体高度关注,及时干预,进行有效心理辅导。通过新生引航工程、新生导师制,帮助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举行专业心理讲座,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2、完善帮扶体系,精准助困育人

开展多渠道助困育人工作,形成“奖、贷、助、勤、补”五位一体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置爱心助学金,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通过朋辈教育、深度辅导、座谈会等形式引导贫困学生自立自强。

3、发挥体美劳教育浸润作用,构建“五育并举”体系

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发挥体美劳教育浸润作用,着力构建构建“五育并举”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组织丰富多彩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成立合唱团、舞蹈队、民乐团等艺术团体和体育团队。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体育赛事,践行健康校园,体育先行理念。

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贯通融合,通过主题团日等形式开展周末宿舍卫生大扫除、垃圾分类教学等,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主题活动,倡导爱国卫生运动。

三、创新载体,弘扬网络文化主旋律

重视创新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模式,坚守网络文化阵地,打造一批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弘扬网络文化主旋律。团学联微信定期推送欧语人说、欧语人读、欧语人摄等系列栏目,助力中国文化传播,加强中欧文化交流。强化特色,创新载体,借助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报道时政热点信息、党务团务工作动态等。

疫情期间,推送“欧语抗疫”、“健康直通车”、“海外战‘疫’实录”等系列栏目。通过新生引航工程、国旗下的成长等,有效推进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欧洲下午茶”、“欧语课堂”等品牌栏目,用多语传播正能量。国庆期间,推出“携手献礼,共谱华章”微视频征集、“浓情中秋,盛世华诞”三行诗等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学四史、明初心”、“薪火相传,使命在肩”系列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欧语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经验,着力构建“三全五育”体系,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强烈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欧洲非通用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