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研究生院韩宝成: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规划建议》站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起点上,对我国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做了详细安排,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通过学习《规划建议》,需要清楚地认识到:

一、“五个坚持”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才能实现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二、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是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合理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还要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这就要求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们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四、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规划建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规划建议》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未来需要高度注意国家安全和传统安全,高度注意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