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辉煌成就令人鼓舞,“十四五”发展前景和2035年远景目标令人振奋。“十四五”时期,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些与教育相关的目标、部署,让我读后倍感振奋。以下结合自己的工作,汇报学习体会。
《建议》要求,“十四五”时期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要求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而且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需求。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各个环节,在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的多个领域,都需要教育体系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开发支持。因此不断提升的全民教育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在国计民生中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关于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议》提出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必须要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上迈开新步以及必须要对标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议》强调“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充分体现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顶层设计意图。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为新时代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带来了新机遇,教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终身化,学习越来越个性化和泛在化。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新变化,统筹推进新技术应用与教育融合发展,以“互联网+”推进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教育,让更多的国民享有高质量的教育,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
新时代正处在与信息时代的历史交汇期,在线教育是在规模化教育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多样性、个性化,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线教育已经并正在持续引发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线下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许多学校积极采用线上教学。今年2月到5月,我国中小学网络云平台20多亿人次浏览,全国1775万大学生参与在线课程,共计23亿人次。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验,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保障了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探索创新了教学模式。
疫情缓解之后,许多学校把疫情期间积累的线上教学的经验和做法移植到正常教学工作之中,形成良好的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局面。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正在从“临时性”“应急状态”逐步走向“常态化”。从长远来看,在线教育绝非仅仅是应对疫情的应急之举,将引领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推动教育生态网络化、智能化。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这一新变化、新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等独特优势,做好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衔接,以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此外,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我国也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本世纪初,教育部批准67所重点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近年来网络本专科注册和毕业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在线教育和培训已经形成多样化格局。网络教育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为保障在线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随后我校网络教育学院成立。20年来,我们秉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在教师中开展“三新”活动,帮助教师掌握新技术,接受新理念,担当新角色。教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是我院发展的重要特色。我院教师先后承担了30余项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并参与主持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与国际最著名的远程教育大学英国开放大学以及香港教育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十载砥砺奋进,我校网络教育学院已成为国内远程教育体系中办学层次齐全、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教研并举的现代网络教育领航者之一。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贡献了力量!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多年来在网络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优势,继续锐意进取,奋发作为。积极服务学校各类教育信息化教学,积极建设好学校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为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