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欧语学院赵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2-18 [来源]: [浏览次数]: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不仅全国人民高度关注,全世界也都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北京。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全世界率先取得了面对新冠疫情的决定性胜利;是因为中国在全世界率先取得了经济的全面复苏;是因为中国在疫情冲击下仍然坚守承诺,实现全面脱贫的伟大胜利;更是因为,在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趁机发难,打压、搞垮中国的图谋昭然若揭之时,中国顶住压力,坚定自信,绕过一个个激流险滩,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即将开启向“第二个百年”进军的新征程。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除了能够发挥总结过去、振奋精神的作用外,更发挥着谋划国家未来,指引前进方向的重要作用。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充分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对华采取极限施压,妄图通过贸易战、科技战围堵中国,迟滞中国的发展,甚至妄图挑起事端,制造机会,打垮中国。蓬佩奥等人到处煽风点火,制造矛盾冲突,干涉中国国内事务,就是希望拉拢更多国家,筑起围堵中国的高墙。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会提出,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关键。历史证明,只有我们发展好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各种矛盾和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为面对最新国际形势的中国经济,开出了一剂良方。

另一方面,全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战略定力和长远眼光:没有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没有因为一些西方政客的疯狂举动而动摇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全会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这样的认识,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中国的当前和长远利益。中国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与动不动就“退群”,整天叫嚣“美国第一”的西方政客行径,形成鲜明的对照。坚持全球化、多元化、绿色化、规则化的中国,正引起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信赖。

经过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我本人深刻地认识到,到2035年,中国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自己将会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中国将会更深度地与世界融合,中国也会在全世界承担更加重大的使命。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外语学科不能落后,更不能缺位。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外语学科都应该居安思危,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有所作为,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