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因此,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夯实“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基础。
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仍深陷疫情,经济遭受重创,百姓深受煎熬。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党政体在人命关天的重大关键时刻暴露出来的是傲慢与僵化,是因私而废公,是各种“甩锅”推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上下同心,愈战愈勇,尽管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成功顶住了巨大压力,取得了抗疫的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也在迅速恢复。实践证明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中国的应对模式是成功的,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经得起各种磨难和考验,彰显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制度优势,经此一役,中国人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更加高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防控疫情毫不懈怠,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松劲,党中央乘胜前进,抓住战略机遇期召开五中全会,规划部署未来中长期发展目标,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感和发展视野以及领导水平。
同时,《会议公报》有一段内容表述引人注目——“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推向前进”——经历此次抗疫,特别是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复杂形势考验面前,这段内容的总结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
二.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教育和学生工作实践。
(一)全会提出“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明确要求,作为身处高校一线,并且担负着一定领导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重要。我们要立足于外语院校的专业特点,更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外语人才的新需求,同时也要积极跟进和拥抱数字信息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教学规划的前瞻性,不断厚植教师队伍基础,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保持北外日语学科和日语专业在国内的领先水平,并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二)新时期日语学院要以史为鉴,更加自觉地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国家输送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日语学院的人才培养国别方向明确,就是东邻日本,尽管国别单一,但情况却很复杂。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近代以来日本执行的是阻挠和破坏中华民族统一复兴、对中国蚕食侵略的基本国策。可以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所适应的都是积贫积弱的中国,并成为对中国历史欠债最多的国家,这已成为日本对华政策的“心中之贼”。加之二战以后日本长期“唯美国马首是瞻”,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特别是经济规模遭中国反超,日本陷入整体心理不适,经济上对华依赖越大,戒备防范之心就越严重,以至于唱衰中国在日本国内大行其道,舆情和民调均显示对华不太友好。
另一方面,日本近代在殖民台湾、朝鲜半岛以及操纵伪“满洲国”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攻心术”“洗脑经”,成为其特有的文化“软实力”,历史上有汪精卫,今天日本反华媒体上也“活跃”着石平、杨海英之流……
日本的特殊国情是我们今后在培养又红又专、堪当重任的外语人才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我们要对学生在校学习和国外留学加强管理,进行全程跟踪,要用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端起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的方法,通过加强历史类课程等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鉴别力,坚定文化自信。